图片 建筑业如何成为实实在在的支柱产业_正规的购彩app下载|首页**

正规的购彩app下载|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工学 > 工程建筑 > >

建筑业如何成为实实在在的支柱产业

来源::未知 | 作者:正规的购彩app下载|首页** | 本文已影响
所谓支柱产业,是指在一个历史时期,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起到基础作用、带来巨大效益、产生深远影响的产业。选择和确定支柱产业,一般都有一定准则、原则和具体标准。我国在制定近几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过程中,曾经做过不少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多年来,建筑业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称之为支柱产业,但要真正名副其实,还须做出很大努力。

  一、支柱产业的概念和标准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经济目的,选择支柱产业有不同的立足点。比如从发展的角度看,支柱产业就应该是创造GDP多的产业;从财税的角度看,支柱产业就应该是创利税多的产业;从就业的角度看,支柱产业应该是吸纳劳动力多的产业;从资产的角度看,支柱产业就应该是拥有资产最多的产业。

  支柱产业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资本主义初期,纺织是支柱产业,到中期支柱产业则变为钢铁、汽车、石油,到现代,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则成了支柱产业。

  从理论上说,选择支柱产业有一定的准则、原则和标准。所谓准则是在经济发展宏观态势上的取舍,包括,(1)扩散效应最大准则。强调支柱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2)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准则。强调市场需求对支柱产业发展的作用力。(3)产业关联准则。强调支柱产业必须关联度高,有较强的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效应,能够向各方向渗透,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4)动态比较优势准则。强调在国际市场背景下,扶持本国暂时相对幼小的新兴产业,尽管短期内比较成本较高,但在政府保护下经过努力,可以扭转生产费用劣势,赢得比较优势。

  所谓原则是对发展规律的把握。一般有:(1)区域优势与特色原则。(2)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原则。(3)技术开发原则。(4)规模带动原则。(5)扶持培育原则。

  所谓标准则是支柱产业基本特征的量的描述,是做出最终决断的依据。具体标准有一般标准和相关因素两个方面构成。

  (1)一般标准有三个数量指标。

  a.生产率上升率标准。以一定的生产率增长值来反映产业的技术特征。在一定时期,产业的生产率增长快,生产成本相应也下降快,经济效益就比较好,因而加快发展生产率增长快的产业就能较快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b.收入弹性标准。表示人均国民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对某一产品需求量的变化额。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更快;收入弹性小于1,说明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增长慢于收入增长。显然,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渐提高,选择这些产业重点发展,符合市场法则,有助于产业结构演进。

  c.产业关联度标准。反映特定产业在投入产出上对其他产业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才有能力促进和带动所有相关产业发展。

  (2)相关因素。

  例如:社会状况-政治安定、法制健全和社会公平;人口素质-平均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质、信仰、风俗习惯等非经济因素;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整个地区宏观的和产业内微观的科学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基础产业条件-交通运输、物流、邮电通讯等;资金保障体系-投资融资渠道、资金筹措方式等;现有产业优势-区域内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

  二、建筑企业被广泛称为支柱产业

  邓小平说过:"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过去我们很不重视建筑业,只把它看成是消费领域的问题。建设起来的住宅,当然是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但是这种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也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部门。要改变一个观念,就是认为建筑业是赔钱的。应该看到,建筑业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积累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在长期规划中,必须把建筑业放在重要的地位。建筑业发展起来,就可以解决大量人口就业问题,就可以多盖房,更好地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关于住宅问题,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

  我国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八五"和"九五"计划期间,曾经把建筑业当成支柱产业来研究。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2004年春季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房地产与建筑业领先企业信息发布会上称:二00三年中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百分之二和百分之六点九,尤其是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创建国以来最高,仅次于工业、农业、商业居第四位,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综合归纳各方意见,称建筑业是支柱产业的主要理由是:

  一是市场前景好。我国长期形成的需求结构的偏差,造成了建筑业的低收入弹性,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这一状况已经开始扭转。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用房和公共设施不断增加,第三产业也很快发展起来,产生对各种楼宇的旺盛需求。再加上新型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码头和各种现代化设施的建设任务,使建筑业发展获取良好机遇。

  二是向高级技术发展。建筑业属于中等层次的技术水平,是连接高、低技术的纽带,同时对推动产业向高级化技术发展有重大作用。

  三是产业联系广泛。我国建筑产品成本中,70%是材料消耗,建筑材料近80多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3万多个规格。它可带动建材、冶金、化工、石油、森林、机械等50多个相关产业,而室内装修、家具陈设等也是它的附属产业。

  四是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建筑业产业投资少而就业量大,从而可充分发挥我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五是打入国际市场的潜力。建筑业具有打入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不仅可以赚取外汇,而且可以带动机电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一举数得。

三、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1、加快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我国建筑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一直未得到彻底改变

  针对目前现实状况,应减少大型企业数量,着重培育和增强大型企业在国内外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手段,有重点地培育出一批科研、设计、施工、咨询服务等综合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通过规模优势、集约使用资金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承包能力,推动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在减少大型企业数量的同时,相对扩大中小型企业数量,促使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一些发达国家建筑企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看,具有综合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和专业性较强的中小企业,相互之间的企业数量比例关系一般为1∶3,甚至更高一些。要采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使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转向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重点专业。逐步形成由完成单位工程的承包企业和完成生产任务的专项分包企业共同构成的两个层次的企业结构。

  2、大力开展建筑技术创新。建筑业与其他各行业相比,现有的总体创新水平相对不高,科技贡献率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

  为了使建筑产业从依靠增加人力发展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为领先科技进步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必须加大力度,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除了必须制定建筑产业发展科技规划和技术政策,完善建筑技术开发及其推广应用的体制机制之外,还必须千方百计地让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科技活动和科技应用的主体,其中最关键的是企业能否自觉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倡导企业以建筑节能为重点,围绕"四节"开展创新,实现突破。在建筑设计、施工、咨询以及各项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环保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筑企业都应在指定期限内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安全、环保认证。

  3、激励人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人才素质。要根据建筑企业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励人的积极性

  促进人才流动,改变人才选拔方法,打破终身制。坚持精兵简政,裁减冗员,优化人员结构。学习国外,更要总结自己。积极参与并组织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提高建筑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工人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注重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加强特殊工种技工的培养。积极探索稳定高技术管理人才的任职制度和分配制度。吸引国内外各类建筑专业技术人才。

  4、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称企业核心能力

  他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上;是具有创新特征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和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集中反映。纵观世界知名的企业,它们最突出的共同特点,是在各自的主营业务领域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业务支撑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市场互补性强,资源相对集中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业优势。目前,国内众多的建筑企业技术水平档次差距不大,技术特点、特色不明显,普遍在同一层次上竞争,这就更需要依据企业自身现有条件,挖掘有形和无形的优势资源,通过创造和光大自己的特点和特色,逐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着力发展主营业务,积极开展资本运营

  目前,有些建筑企业花费很大精力去发展多种经营,认为这样可以分散经营风险,获取更多利润。就某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有开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和可能,这样做本无可非议,但从建筑业的整体发展看,不应特别提倡。因为多元化经营也是一把双刃剑,不顾实际情况而盲目搞多元化经营同样要面临很大风险,现实中因此而导致经营失败,失去主营产业优势的例子不少。还是应以主营业务为主,坚持向技术密集和资本资源叠加型的方向发展。因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技术装备程度高,所需劳动力和手工操作人数比较少,而资本资源叠加型企业,一般都具有资本经营的特点和资源优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紧密,资金密集型和科技先导特征明显。国际和国内的许多经验证明,作为一个产业,这是发展方向。建筑企业要开展资本运营,一是通过产权结构调整、内部资产重组、组织优良资产上市或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展资本运营渠道。二是推进企业生产资本与社会实体资源的结合。利用行业竞争优势,把资本和核心竞争力有机结合,让投融资者和承包商相互携手,带动工程总承包。积极探索和运用BOT、TOT、BOO、BOOT和PPP等方式,在国内外的路桥、能源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上开展资本运营,拓宽主营业务。在这方面,北京建工集团等企业在奥运工程项目上有了新的尝试,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一些其他国有建筑企业,也已经创造了一些成功的实践。

  6、用现代管理科学技术改造各项管理工作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建筑业必须跟上时代,适应变化,对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网络通讯等等,要加强学习,舍得花钱进行装备和建设,创造条件使之为我所用。比如,建筑业属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但又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在建筑业的应用还刚刚开始。为尽快实现经营管理模式转变和推进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应积极尝试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通过网络进行生产、经营以及协调与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更多经营情报,又快又好地进行项目的全过程运作。在这个过程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相应加快信息化建设,为用现代管理科学技术改造全行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7、推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快职能转变

  要使建筑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必须相应加快职能转变。加强宏观管理,努力完善公平、透明的建筑市场,监管行业服务质量,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不干预企业具体经营和生产活动。重视和发挥专家委员会、行业协会、学会等专业人士和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的作用。在实施市场监管职责过程中,主要运用法律进行规范,通过政策进行引导,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让专家委员会和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辅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力戒以言代法,政、企不分,暗箱操作,包揽一切的现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在国家层面,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和依法修定工作,改变法律法规滞后于建筑业发展的状况。


正规的购彩app下载|首页**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质量体系研究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质量体系研究

论文关键词:数字城市空间管治空间准入空间管制质量指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质量...